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到不自信,有的甚至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的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派”表演艺术。她率先提出将粤剧改编为动画电影的艺术构想,并在2004年推出了《刁蛮公主憨驸马》,不仅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殊荣,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要坚持辩证法的什么精神?材料二中蕴含了哪些辩证否定观原理?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银色浪潮、银色经济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如何“养老”,怎样安享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一直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作为基石,同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以建设诚信文化、提升诚信意识为根本,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为重点,以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标,通过建立失信惩戒“黑名单”,公布产品质量“红黑榜”、搭建征信共享“大平台”,开展诚信文化“大宣传”,打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信用平台,构筑共防共治的信用体系。
材料二 2014年3月1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皖政[2013]49号),经芜湖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国务院、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该市有对应的6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下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打造诚信安徽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当如何作为。
(2)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合理性。
材料一 2014年7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强调,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价值。
材料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安徽省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规划中是如何体现“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
促发展,惠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描述图3和图4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