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 |
Y |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Z |
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
W |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________(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_______(填“大”或“小”);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________。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实验室在临时配制一些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是为了。氯化铁水溶液呈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的顺序
(用序号表示)
①CH3COOH②NH4Cl③NaHCO3④Ba(OH)2⑤NaOH⑥N a2CO3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按c(CO32-)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Na2CO3②NaHCO3③H2CO3④ (NH4)2CO3⑤NH4HCO3
某非金属单质A经如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A的化学式:
②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 而污染环境。
③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 ,C
②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
⑴ NH3 + O2NO + H2O
⑵ FeSO4 + KNO3 + H2SO4 = K2SO4 + Fe2(SO4)3 + NO↑+ H2O
浓硫酸在下列用途和现象中所表现的性质是
A.沸点高、难挥发 | B.酸性 | C.吸水性 |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
用途或现象 |
体现浓硫酸的性质 |
(![]() |
|
(2)浓硫酸使蔗糖变”黑面包” |
|
(3)浓硫酸与铜片共热 |
|
(4)浓硫酸的木炭共热产生气体 |
(16分) 373 K时,某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PCl5发生如下可逆反应:PCl5 (g) PCl3(g) + Cl2 (g)。其中物质PCl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前20 s内PCl5(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37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3)若在此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的PCl5,与原平衡比较,新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填“增大”或“减小”,下同)。PCl5的平衡浓度
(4)将原平衡升温至473 K,重新达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PCl3的平衡浓度为PCl5的3倍,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放热反应”或 “吸热反应”),为增大平衡体系中Cl2的物质的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
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再充入P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