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T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O2,反应2NO2(g)N2O4(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 n(N2O4)/mol |
0 |
0.12 |
0.18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NO2)=0.001 2 mol·L-1·s-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1.0 mol N2O4时,v(正)<v(逆)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K=0.125,则反应的ΔH<0
D.T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N2O4,则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大于80%
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递变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
| A.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 B.硅、磷、硫、氯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
| C.碳、氮、氧、氟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 D.锂、钠、钾、铷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 B.化学反应速率只能加快不能减慢 |
| 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
| D.增加反应物的用量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
|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
| C.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