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这其中有身患尿毒症10年,但办了乌鲁木齐第一家为路人提供免费阅读的“爱心书摊”的伊再提·热合曼;有李淑芳用坚持和付出,引发更多有责任感的人为农村教育出一份力,更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创设一个美好空间;“救火英雄”籍刚,他不顾自家财产安全,连续踹开了四户邻居的家门,呼救邻居,往返多次引导消防车,11名邻居得救了,可是籍刚的家却被烧个精光。这些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草根英雄”,尽管没有太多传奇故事和豪言壮语,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激发国人的善良潜质、挺起民族的脊梁、汇聚中国的“正能量”!
(1)呼唤——让感动常在!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10年了,相关部门为何还要延续,呼唤更多的“感动”?
(2)坚守——收复精神失地!
这些“草根英雄”的行为涤清了“小悦悦”事件的阴霾,拨动着这个时代最明亮的音符!是什么让他们坚守着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地、汇聚中国“正能量”?
2011年7月22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遭炸弹袭击,造成包括首相办公室在内的多座政府大楼严重受损。凶手是一名挪威人,名叫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据了解,布雷维克对自己容貌和外表极度重视。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美容计划:“首先,上美容院美黑,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壮;拍艺术照前的7天内必须坚持健身;还要剪头发、刮胡子,或者到男性美容沙龙画个淡妆……这听起来也许不像骑士做的事情,但我们必须在袭击前保持最佳容貌。”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布雷维克极度注重外表说明了他具有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与自尊有什么区别?
宜昌市“自强自立优秀青年”王辛未成长报告会在宜昌市一中举行。在报告会后,宜昌市副市长张永红授予王辛未“自立自强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来自重庆奉节的进城务工子女、宜昌市一中高三(1)班学生王辛未,与父母及两个妹妹蜗居在10平米的窝棚里15年,4岁学会做饭,7岁开始分担家务……面对生活的磨难,王辛未懂得感恩,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在高考中以602分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
某中学七年级(2)班结合上述材料,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黑板报,请你帮助参与完成以下栏目。
【请你评述】⑴请你结合王辛未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对自立自强品质的认识。
【话说成长】⑵下列中学生自理能力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调查人数 |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
能自理 |
不能自理 |
||
60 |
早上不要父母叫醒能否按时起床 |
18﹪ |
82﹪ |
60 |
是否能整理自己的床铺 |
36﹪ |
64﹪ |
60 |
是否会自己做饭并主动洗碗 |
9﹪ |
91﹪ |
60 |
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会自己洗 |
19﹪ |
81﹪ |
60 |
做作业、复习功课要不要父母监督 |
53﹪ |
47﹪ |
60 |
遇到困难能否自己想办法解决 |
25﹪ |
75﹪ |
【编者寄语】⑶请你为自立自强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几个培养自立自强优秀品质的金点子。
在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
小刚:他想前面的几个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的其他两位也不如我,冠军一定是我了!……
小名:他虽有点紧张,但他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小亮:他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我胆小、声音也小,肯定不行,可大家非要我来锻炼,看别人多优秀,我一定会砸了……
⑴请说说他们三个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
⑵请你为三位同学的比赛设想一个合理的结局,并简要说明理由。
、珍惜无价的自尊
情景一:校园里,两位同学在打闹追赶,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人,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结果,受到同学们的纷纷谴责。
情景二:电影院里,小丁和小马边看电影边大声议论,一会儿,小马的手机响了,他又大声接电话。旁边的人忍无可忍,纷纷谴责他们不遵守公共秩序。
情景三:小吴手里拿着一包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的侧目相看。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主人翁为什么没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⑵材料中的主人翁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谴责,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⑶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新中国成立之前,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今,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呢?某校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同学甲认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同学乙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不会过时,和平年代建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它。
(1)请你对他们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下,到21世纪中叶,重庆人民将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