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填空题(共12分)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0年,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战例是 ;208年,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例是 。
(2)完成下列表格: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国号 |
都城 |
|
曹丕 |
魏 |
洛阳 |
221年 |
|
蜀(汉) |
|
222年 |
孙权 |
|
建业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分别代表哪个大洲?中程的船只上装载着什么?
(2)从材料二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不得照抄原文。由此,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有何进一步认识?
(3)材料一、二共同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材料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2+2分)
(2) 材料二是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时唱的,但荆轲刺秦王这并没有能阻止秦统一的步伐.秦最终统一六国是在什么时间?何人所为?(1+1分)
(3)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4)材料三说的历史上哪件事?除此而外,秦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举二例.(1+2分)
掌握朝代的更替是了解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称商朝为殷朝. 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请回答:
(1)在我国历史上,商朝是在灭了哪个朝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分)
(2)商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什么时期?这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什么制度?有何作用?(1+1+2分)
(3)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谁说的?请你说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2+2分)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我国什么社会形成了?(1分)
阅读下列材料(计8分):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是指什么人?
(2)秦皇的最伟大功绩是什么?(2)
(3)材料二中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你知道是什么措施吗?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哪些措施?
(4)秦皇采取的哪项措施产生了消极影响?
(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 逐 渐 显 露 出 来 ,洋 务 派 逐 渐 认 识 到 ,国 家“必 先 富 而 后 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到 90 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 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 分))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 分)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