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特殊性质 |
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C.《新民主主义论》 |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引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有所感触,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