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2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71万;宝鸡由7~8千人增至11万,昆明由10多万增至40多万;湖南衡阳也由10万人增至40万人等等。”上述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 B.国民党将首都由南京迁到重庆 |
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 | 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 |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
C.都始予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要是
A.抗争 | B.探索 | C.屈辱 | D.复兴 |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
D.动摇了孺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提倡“这两位先生”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①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④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