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表明   

A.《十二铜表法》是在奴隶反对贵族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以维护罗马平民利益为根本目的
C.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立法上照搬了罗马法的原则
D.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是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的重要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西摩尼得斯《德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但丁

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