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 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 ).
| A.3.9×10-2度 |
B.5.5×10-2度 |
| C.7.8×10-2度 |
D.11.0×10-2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电磁波和光均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
| B.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纵波 |
| C.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在水面上最先消失的是红光 |
| D.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由产生的区域向外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加以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下有关电磁理论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磁场在变化,它的周围就一定会产生电场 |
| B.空间某区域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则一定会产生电磁波 |
| C.电磁波不同于机械波之处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
| D.紫外线是一种比所有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作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 |
| B.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
| C.一束光由介质斜射向空气,界面上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而没有折射现象 |
| D.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这说明了光是一种波 |
E.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这个实验中,小磁针应该放在()
| A.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的上方 |
| B.东西放置的通电直导线的上方 |
| C.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同一水平面内的左侧 |
| D.东西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同一水平面内的右侧 |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奥斯特实验中,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针靠近直导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通电后,小磁针会转动 |
| B.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在导线与小磁针之间放置一块铝板,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 |
| C.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给导线通以恒定电流,然后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减小 |
| D.把黄铜针(用黄铜制成的指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黄铜针会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