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形成雾霾的主要成份为: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及扬尘等。
(1)用CH4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l) △H=-955 kJ/mol
2NO2(g)=N2O4(g) △H=-56.9 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O(g)+H2O(g)CO2(g)+H2(g) △H=-41kJ/mol,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CO(g)和2.0molH2O(g),在tmin时达到平衡,测得放出了32.8kJ热量,则t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由此可知在该温度下反应CO2(g)+H2(g)
CO(g)+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相同条件下,向同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2和1.0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的热量为 kJ。
(3)碱式硫酸铝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以下三步
①向Al2(SO4)3溶液中投入粉末状石灰石,生成碱式硫酸铝[Al2(SO4)3·Al2O3]溶液。
②碱式硫酸铝吸收SO2,Al2(SO4)3·Al2O3+3SO2=Al2(SO4)3·Al2(SO3)3,请写出Al2(SO4)3·Al2O3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将Al2(SO4)3·Al2 (SO3)3氧化成Al2(SO4)3,可选用氧化剂为 (填代号)
A.浓硫酸 | B.KMnO4溶液 | C.5%的H2O2溶液 | D.空气 |
该步反应的目的是 。
某金矿曾发生硝酸泄漏事故。由于浓硝酸易挥发且不稳定,事故发生时,有大量黄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烟雾产生。消防官兵到达后,立即对泄漏硝酸进行处理(抛撒大量白色粉末等),及时地消除了事故带来的危害。
(1)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烟雾呈黄色的原因:
。
(2)消防官兵向泄漏的硝酸抛撒的白色粉末可能是 。
A.生石灰 | B.烧碱 | C.食盐 | D.石膏 |
(3)若图中的E物质代表硝酸,请完成下列反应:
①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E→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硝酸铵是含氮量较高的化肥,生产流程如下(产物水均已略去):
(1)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2)补充并配平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NH3+ O2 NO+ 。
(3)化学反应 (填序号)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4)有人设计了一个反应来制备硝酸:NO2+NH3HNO3+H2O(未配平),你认为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发生,理由是 。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AB
C
D。
(1)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 。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D为强碱,焰色反应显黄色,则C是 。A跟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氮元素的化合价较多,负价态氮与正价态氮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氮气产生。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两种制备少量氮气的实验方案(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甲:空气→碱石灰→红磷(点燃)→水→铜粉(灼热)→集气瓶
乙:NH4NO2(加热)→浓硫酸→镁粉(灼热)→集气瓶(提示:NH4NO2N2↑+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学生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氮气?
甲 、乙 (填“能”或“不能”)。
(2)具体说明不能制取氮气的原因并纠正(若两种方案都能制氮气,此小题不用回答) 。
(3)甲方案中碱石灰和乙方案中浓硫酸可否交换位置?说明理由:
。
今年我国多个城市遭雾霾天气,这表明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3)硝酸工业尾气中含NO和NO2气体,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反应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4)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以用氨水吸收消除污染,写出过量氨水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