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
| B.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
| D.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B.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 C.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
|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
| C.长征取得胜利 |
|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