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
罗斯福新政中的救济措施使一些美国失业者得以骄傲地说:“我们不再靠救济,我在为政府干活”。这一措施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 B.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
C.大力举办公共工程 | D.实行失业保险制度 |
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 B.外商企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