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对照试验应当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 ,其他的条件都应当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_性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性消化。
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产量?(请答出两条)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重要作用。
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其原因是 。
图21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4分)
如果你翻动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作了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黑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上10只鼠妇,观察它们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铁盘中央只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