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1)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未见石灰水浑浊。
(2)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用化学式填空回答问题:
(3)气体中一定没有 。
(4)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以不填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甲~丁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其中甲
是固体单质,丙是不含氢元素的钠盐,丁是建筑材料,甲、
乙、丙、丁和CO2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表
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是。
(2)①、②、③都可以通过甲、乙分别与同一种物质反应
实现,该物质的名称是,②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
是(从以下选项中选填序号)。S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3)若⑥是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反应,则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向转化,即CO2→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⑤、⑥可以逆向转化的有(选填序号)。
(9分)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 和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C的化学式是 ;
②写出反应写出反应A
E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反应E→G的化学方程式。
(8分)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图中标出的物质中,属于碱类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捕捉室”中发生的的化学方程式为,整个“捕捉”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和。
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 |
B |
C |
D |
|
| 甲 |
Cu |
HCl |
O2 |
Na2CO3 |
| 乙 |
HCl |
NaOH |
CO |
HCl |
| 丙 |
Fe2O3 |
CaCO3 |
Fe2O3 |
NaOH |
| 丁 |
Mg |
NaCl |
HCl |
H2SO4 |

从铜、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是。
(2)滤液Ⅰ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试剂A的作用是。
(4)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会导致回收到的Cu不纯
A.往混合粉末中加入的稀H2SO4不足
B.往滤液Ⅰ中加入铁粉不足
C.往滤渣Ⅱ中加入试剂A不足
(5)请写出铜的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