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
(1)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因为HCH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CH2O易溶于水
B.HCH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2H2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HNCO)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 -中不存在________。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写出一种与 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________。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属于________区。
(4)一种Al—Fe合金的立体晶胞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为__________cm。
(9分)A和B反应生成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 mol•L-1,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 mol•L-1,B的浓度为0.6 mol•L-1,C的浓度为0.6 mol•L-1。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v(A)=____________, v(B)=_____________, v(C)=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煤直接燃烧C(s) +O2 (g) ==CO2(g)△H1<0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 ==CO(g)+H2(g)△H2>0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 ==2CO2(g)△H3<0③
2H2(g)+O2 (g) ==2H2O(g)△H4<0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等量的煤,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其理论依据是;
(2) △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采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现模拟并分析该反应:
(1)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H2的同时生成1 mol CH3OH
(2)右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H____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____K2(填“>”、“<”或“=”)。
(3)2009年,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上获得新突破,原理如图1所示。
①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从C口通入O2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2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C1、C2均为石墨电极)。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开始后在电极__________________的周围(填“C1”或“C2”)先出现红色。
某同学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FeO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万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I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
|
| Fe3+ |
1.9 |
3.2 |
| Cu2+ |
4.7 |
6.7 |
| Fe2+ |
7 |
9 |
步骤③中调节pH的最佳范围为____,调节溶液pH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
a.NaOH b.CuO c.Cu(OH)2 d.
(4)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为得到无水CuCl2,步骤⑤需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咖啡酸(如图)存在于野胡萝卜、光叶水苏、荞麦等物中。咖啡酸有止血作用,特别对内脏的止血效果较好。
(1)咖啡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咖啡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咖啡酸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咖啡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A.1mol咖啡酸最多只能与1molBr2反应 |
| B.咖啡酸和乙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
| C.咖啡酸遇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
| D.只用KMnO4溶液即可检验咖啡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4)咖啡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A是咖啡酸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1molA能与2molNaHCO3反应,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