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理学。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材料四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 “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一 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O
21.O
27.5
51.O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l 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w O ho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一一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4分)
(3)对照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他还忽略了徽商致富的哪些历史原因?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一一“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l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2分)
(3)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2分)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2分)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1)《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说明秦朝政治制度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2)同盟会宣言:“今年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3)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此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怎么样逐步完善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