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1961年,美国工业的年增长率为2.3%,而共同体6国的年增长率则为7.8%;在西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中,美国从1947年的32.5%下降至1962年的17.3%,而共同体6国则从1947年的11.4%猛增至1962年的27.6%。以上数据最能说明
| A.区域集团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 B.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 
| C.资本主义世界两足鼎力局面形成 |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某报曾刊载:今天的上海市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
| A.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美国经济侵略创造了条件 | 
| C.一战前夕掀起抵制日货、提倡美货的群众运动 | 
| 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 |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你认为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观原因可能是
 ①事件本身复杂②作者立场不同
 ③受意识形态制约④舆论混淆视听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④ |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下面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分裂和统一的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 B.一战后德国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0年,期满后经公民投票表决,决定归属 | 
| C.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三国分区占领 | 
D.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完成德国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