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 , 化学方程式如下:2NO + 2 CO2CO2 + 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 /s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以下各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 (N2)=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则该反应的ΔH   0(填写“>”、“<”、“=”)。
(3)若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 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 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面设计表的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
T / ℃
NO初始浓度
( mol·L—1 )
CO初始浓度
( mol·L—1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m2·g—1 )

280
1.20 × 10—3
5.80 × 10—3
82

 
 
 
124

350
 
 
124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铝粉和铁的氧化物(FeO·Fe2O3)可配成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溶液可以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在处理过程中常会产生H2,产生H2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以铝土矿(Al2O3·H2O)为原料生产铝,主要包括下列过程:
i.将粉粹、筛选后的铝土矿溶解在NaOH溶液中;
ii.加入过量的试剂A使所得溶液中析出Al(OH)3固体;
iii.使Al(OH)3脱水生成Al2O3
iv.电解熔融Al2O3生成Al。
铝土矿粉粹的目的是 ,试剂A的化学式是 ,电解熔融Al2O3时,加入冰晶石,其作用是
(4)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当溶液中的SO42恰好沉淀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5)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化学式:AlGa)合金制取氢气的新工艺(如下图所示)。

i.写出常温下铝镓合金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ii.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铝镓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低
D.该工艺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不完全时,得到的是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次氢气还原CuO实验最终所得的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质量的均匀的上述固体混合物A,将其分成两等份。
②取其中一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了3.20g
③另一份加入500mL的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2.24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所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A中,n(Cu)+n(Cu2O)=_______________。
(3)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某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0O2 为测定其结构做如下分析:
(1)为确定羟基的个数, 将1mol A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说明A分子中含羟基______个。
(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2,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A在Cu催化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有机物B,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4。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0.25mol B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有机物C,同时得到银______克。将生成的有机物C酸化后得到有机物D。已知A、D在一定条件下可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写出E在足量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F是有机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能使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含有4种氢原子。试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种即可)。

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__________0(填“>”或“<”);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平均反应速率v(NO2)为__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 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则T___________100℃(填“>”或“<”)。
(3)100℃时达到平衡后, 继续往容器中通入0.1N2O4 mol,则化学平衡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时N2O4 的浓度________0.04mol/L。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与碳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则锡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2)操作Ⅰ是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洗涤、干燥。。
(3)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
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
取1.19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 K2Cr2O7溶液32.0 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