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同学们发现用电阻丝对煤油加热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过程非常耗时,为了减少实验的时间,他们提出了如下改进的设想:
设想一:将煤油换成水来做实验,
设想二:通过加热空气来做实验.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设想一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设想二,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在的锥形瓶中装入 的红墨水,用相同的电阻丝及玻璃管组成如图A、B的装置,通电后通过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来显示 的大小.然后把它们分别接入相同的电路,发现在相同的短时间的内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这说明 .
②在塞橡皮塞时发现有液体进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内的液面,这是因为 ,使管内的液柱与瓶内液面相平,他们用带有针头的注射器通过橡皮塞插入瓶内如图C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③同学们用两根电阻丝(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甲、乙两玻璃管中液面如图D所示,由此得出关于电热的结论是 .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刘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⑴,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⑵,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⑶,测量电流的仪器是⑷。(均选填字母)
某小组探究大气压的特点。他们用三个相同的塑料杯、水、硬纸片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a)、(b)、(c)所示。然后,换用不同的塑料杯重复实验,其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d)、(e) 所示。
⑴分析图(a)、(b)、(c),你认为图16(c)中纸片下落的原因是:(21)。
⑵分析比较图(b)、(d)、(e),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2)。
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用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若干镍铬合金导体,接在同一恒压电源两端,在常温下进行实验,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合金导体的电流,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材料 |
镍铬合金 |
||||||||
长度(米) |
0.1 |
0.2 |
0.3 |
0.2 |
0.4 |
0.6 |
0.3 |
0.6 |
0.9 |
横截面积 (×10-4米3) |
2 |
2 |
2 |
4 |
4 |
4 |
6 |
6 |
6 |
电流(安) |
0.3 |
0.15 |
0.1 |
0.3 |
0.15 |
0.1 |
0.3 |
0.15 |
0.1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13)。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③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15)。
实验序号 |
10 |
11 |
12 |
材料 |
锰铜合金 |
||
长度(米) |
0.1 |
0.2 |
0.3 |
横截面积 (×10-4米3) |
3 |
3 |
3 |
电流(安) |
0.6 |
0.3 |
0.2 |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和2、5与8和3、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16)。
⑤在得到上述初步结论后,另一组同学还想继续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他们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同的若干锰铜合金导体在常温下进行实验,记录的电流如右表表示。该小组同学(17)(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想要的结论,理由是(18)。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所用小灯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有A、B两个待用,且分别标有“10W 1A”、“20W 2A”字样。
(1)图(a)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在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7)(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
(2)他选取一个变阻器并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的示数略大于额定电压,则他选取的变阻器是(8)_(选填“A”或“B”)。(3)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选取另一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2安。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位置附近时小灯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17所示,则电源电压为(9)伏,小灯的额定电流为(10)安,额定功率为(11)瓦。
(4)实验中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是为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