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当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图乙是图甲中结构[ ] 的放大,该结构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
图乙中 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引起突触后膜的 变化。
根据下图甲、乙所表示的免疫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3)甲图所示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若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并消化,则该过程属于 免疫。
(4)甲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异性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 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
(5)若感染HIV病毒,乙图所示的 免疫功能将受破坏。(6)如果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属于 。
(7)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当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将产生更多的 或效应T细胞。
(10分)单侧光照、重力等许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如重力会导致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1)上图表示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示中字母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近地侧的是。
(2)科学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请举出两种,2分)。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11分,每空1分)下图-15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各试管口会出现什么现象(每空2分)?
答:1号试管口火柴;2号试管口火柴;
3号试管口火柴;4号试管口火柴。
(2)若1号,2号,3号,4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哪一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如何改进?
答:号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
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
③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5号试管口,将出现的现象:。
④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号试管可作为完成上述(3)命题的一组对比实验,这一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如果以缺镁的植物培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方向移动(“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或“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如右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2分)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为N1N2。
(8分,每空1分)右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在题中内填图中番号,在____上填文字。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A是(动物/植物)细胞。若B是蓝藻细胞,则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只有。
(2)⑤的结构特点是。
(3)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能作为细胞内蛋白质运输通道的细胞器是。
(4)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细胞器是,其中产生的气体扩散到细胞外会穿过层磷脂分子。
(5)⑨中的液体称为,细胞失水后,该液体浓度将会。
【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I、科学家做了让羊产牛奶并扩大生产的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A过程中,将含有牛奶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的常用方法是。E过程所表示的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
(2)F过程可表示胚胎(细胞)培养,胚胎(细胞)培养需要气体条件(95%的空气+5%的CO2),其中的CO2的主要作用是。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
II、回答有关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态工程的问题。
(1)果蝇是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生物,果蝇基因组计划测定条染色体。以果蝇细胞的mRNA为模板,逆转录所得的基因文库称为。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将干扰素中的一个半胱氨酸修改为丝氨酸,可以延长干扰素在体外的保存期,主要运用了这种生物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