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初步研究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  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   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  __。
(5)NAA等物质也有类似的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类物质都被称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人类“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E、e)控制。下图是一个家系图(Ⅱ-5和Ⅱ-6是双胞胎姐弟)。请回答(不考虑基因突变):

(1)基因 (填E或e)是“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致病基因;Ⅱ5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Ⅲ9的致病基因来自于第Ⅰ代的 号个体。
(2)Ⅱ8是Ⅱ7的姐姐,尚未检测其基因型,据图推测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3)DNA探针可用于检测家系成员的基因型,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在适当时抽取羊水,采用图二所示的方法可诊断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这是因为羊水中含有 细胞。
②PCR扩增DNA时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是
③图二结果A中的杂交斑是由哪两种单链形成的? 。若检测图一中Ⅰ2的基因型,检测的结果是图二所示的结果 (填:A/B/C)。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回答:

(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乙表示 过程,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
(2)丙过程通过 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
(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 次。甲过程所需的酶有
(4)科学家运用 技术可探究甲过程的特点。若甲所示模板分子为,将其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3次甲过程,则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南极洲的菲尔德斯半岛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自1985年2月在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科学家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2)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_演替,下列图形中符合该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变化的情况是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_____,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__________kg。

Notch信号途径是一种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调控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下图表示肝脏组织受损或部分切除后激活Notch信号途径实现再生的过程。图中受损细胞A的膜上产生信号分子,与正常细胞B膜上的Notch分子(一种跨膜受体)结合,导致Notch的膜内部分水解成NICD,NICD再与RBP(一种核内转录因子)一起结合到靶基因的相应部位,激活靶基因,最终引起肝脏再生。请分析回答:

(1)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Notch分子结合后引起肝细胞的一系列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在Notch分子基因表达过程中,过程①需要的酶主要是 ;过程②除需要mRNA外,还需要
(3)直接参与Notch分子合成、加工和转运的细胞器有 ,其中转运过程依赖生物膜的
(4)靶基因激活后能促进过程①,其意义是
(5)众多研究发现,Notch信号传导的异常活化与多种肿瘤的形成有关。请结合图中信息,写出一种通过阻断Notch信号传导途径以治疗肝癌的设想:

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 (“-”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分析回答:

(1)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结构)。
(2)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焦。
(4)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_____________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结果表明,细胞___________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