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幼叶
+++
+++


伸长茎
++
++


侧 芽




成熟叶



+++





根 尖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       ,其作用是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       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       实现的。
(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
          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愈伤组织形成导管是芽的直接作用,还是芽产生的物质的作用,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愈伤组织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形成导管的过程称为________(1分)。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比值(填“高”、“低”、“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2)愈伤组织常用做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图示结果的物质是生长素,为了进一步验证导管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请仿照上述实验,提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作用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12分,每空2分)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眼色中有红色、杏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
(1)若某果蝇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果蝇,则该果蝇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种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2)若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l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只黄身杏红眼;l9只黄身白眼;l8只黄身红眼;l3只黑身杏红眼;7只黑身红眼;6只黑身白眼。
①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多选)

A.两亲本个体都是杂合体
B.两亲本的表现型是黄身杏红眼;
C.身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就眼色来说,红眼与白眼都是纯合体

②若该人进行的杂交实验果蝇所产白眼果蝇胚胎致死,则理论上亲代两只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3)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进行实验让纯合黄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
(4)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B为红眼,A_Bb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白眼,现有AaBb两只雌雄果蝇杂交,所产生F1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若再让F1代中杏红眼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横坐标A、B、C、D表示蜂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表示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规律判断, a、b、c、d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C→D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3)B→C表示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同样的图示在下图中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的a、b、c、d四种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表示出(2分)

(10分,每空2分)某科研小组为生态农业提供可种植的作物参考时,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图A所示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图B中c点的含义表示。装置A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图B一天中的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段获得的。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添加设置C?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真光合速率?
添加装置C:。数据处理获得真光合速率:

(8分,每空2分)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H2O2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min;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1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1)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2)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1: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H2O2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说明:
方案2: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说明:
方案3:若方案1和方案2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