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6月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再开政治新气象。某省政府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精神,建立健全直接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委托9.1万多名驻村干部和8000多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向农民群众问计求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了坚持“开门搞活动,诚心听民声”,从而为改进工作作风,有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6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6分)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说:“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李瑞环同志这句话的理解。
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智慧、有哲理;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中有智慧、有哲理;做学问、搞经营中有智慧、有哲理;治国安邦同样有智慧、有哲理……
结合材料谈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0世纪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接飞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这次飞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其目的是证实宇宙是否存在“反物质”。另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用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例如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
(1)材料中的“反物质”是物质吗?
(2)“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尚书·洪范》一书中指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恩格斯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所说的“物质”与其他两种观点的“物质”有何不同?
(2)请谈谈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认识。
2011年4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任务。直面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矛盾和挑战,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方法,让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更加响亮,我国发展才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1)简述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
(2)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