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三个著名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对流经乙、丙两区域的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都很大 |
B.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
C.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
D.丙区河流水运条件优越,乙区河流水运条件较差 |
甲、丙两经济区都修建了核电站,说明了两区域( )
A.交通发达,便于运输核燃料 |
B.都是临海地区,有利于核电站建设 |
C.能源消耗量大,常规能源缺乏 |
D.都能为核电站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
B.南北低,中部高 |
C.东高西低 |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
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回答小题。该地区盛产的农产品可能有( )
A.茶叶、稻米 | B.香蕉、油棕 |
C.花生、甜菜 | D.小麦、苹果 |
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B.大力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积极发展沼气,减少对森林的砍伐 |
D.在甲处修大坝建水库,开发小水电 |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完成小题。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 B.115天 |
C.130天 | D.140天 |
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称,北冰洋海冰2012年消融面积比美国还大(下图),监测北冰洋海冰面积变化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GIS |
C.RS | D.GPRS |
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小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单位:%
年份 作物 |
1951 |
1956 |
1961 |
1966 |
1971 |
1976 |
1981 |
1986 |
1990 |
稻米 |
52.25 |
50.75 |
48.51 |
46.77 |
46.51 |
48.96 |
47.72 |
41.95 |
39.33 |
甘薯 |
15.4 |
14.91 |
14.62 |
13.97 |
13.92 |
7.71 |
3.9 |
1.7 |
- |
甘蔗 |
3.95 |
5.49 |
5.8 |
6 |
5.59 |
6.84 |
7.44 |
5.09 |
5.71 |
水果 |
2.11 |
1.8 |
1.95 |
6.36 |
7.26 |
7.64 |
9.93 |
13.82 |
19.29 |
蔬菜 |
5.23 |
5.30 |
5.61 |
6.69 |
9.06 |
11.95 |
15.84 |
18.92 |
16.3 |
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 B.市场需求变化 |
C.劳动力素质提高 |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
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