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步为“绕”,2007年10月我国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第二步为“落”,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成功在月球软着陆,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自动巡视勘测;第三步为“回”,在2020年之前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我国探月工程每一步都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风险,但探索者不畏艰难,坚定信念,发扬航天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简要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三步走体现了哪些有关发展的观点。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希腊总理萨马拉斯。习近平表示,中国和希腊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两国文化都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各自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希两国应该以古老文明为依托,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做相互理解、彼此信赖的全面战略伙伴,共同谱写中希关系新篇章、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携手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萨马拉斯表示,希中都是文明古国,都为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把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方希望加强两国在经贸、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中希两国文化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特色。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2)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和萨马拉斯总理在谈话中,都表达了要加强中希文化交流的愿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 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否定,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并为解决我国文化短板寻找根本出路。
材料二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2)有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分析方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化解家风教育中的这种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以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今天,“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案例 |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
示例:某公司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浏览或购买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售额巨大增长。 |
进行个性化消费需求定位,制定营销战略,实现适销对路。 |
A公司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流成本。 |
① |
B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 |
② |
C公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
③ |
D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
④ |
(1(1)请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经济影响
材料二大数据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数据挖掘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规定和数据标准,对违法滥用数据,特别是对跨境违法活动治理困难;由信息网络系统所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电、交通、金融、商业和军事等庞大数据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甚至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安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同时又能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化解上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