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l)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 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 |
亲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红眼(♀)×朱砂眼(♂) |
全红眼 |
全红眼 |
红眼︰朱砂眼=1︰1 |
||
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_性。
②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 种基因型, 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休上的基用E、e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 |
亲本 |
F′1 |
F′2 |
雌 |
雄 |
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 |
|
白眼(♀)×红眼(♂) |
全红眼 |
全朱砂眼 |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
(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两图中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名称)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3)可以明显地看出在A图中细胞核中有明显的四个核仁,核仁的作用是________,核仁的大小和数目与细胞核核孔的数目两这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_________
(4)请列举B细胞有而A细胞不含有的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
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下图所示为经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图中黑色部分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_____,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有关。
(2)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
(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 。
(4) 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是自由扩散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用氨基酸数目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所示: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多肽化合物 |
催产素 |
牛加血压素 |
血管舒缓素 |
平滑肌舒张素 |
猪促黑色素 |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氨基酸数目 |
9 |
9 |
9 |
10 |
13 |
22 |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2)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____________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考古证实,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类,这种野生黍类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使玉米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类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2)培育过程中,若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一株“大果穗"的突变植株,其自交的后代既有“大果穗" 的植株也有“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
(3)育种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类型 |
正常株(雌雄同株) |
雄株 |
雌株 |
基因型 |
A___B___ |
aaB___ |
A___bb或aabb |
①育种工作者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正常株:
雄株:雌株=1:1:2,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育种工作者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首先采用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
③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若用上述单倍体育种获得的雄株和雌株为亲本,使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则符合育种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为。
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1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
泡产生。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
(2)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3)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①: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奎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
方案②: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
(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等无关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