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模式图。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g、h、i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鼠同化的能量b= 。
(2)图中由草→鼠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鹰所获得的能量为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还应补充的成分是 ,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包括 。
(4)鹰与鼠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作用。
(5)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的演替方式是 ,生命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相应 。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也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上述兔子的毛色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②若表现型及比例是,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③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④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若有一只黑毛雄兔,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即可)
。
下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填图中数字)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2)图示中,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具体名称),图中能引起甲结构兴奋的信号分子有。
(3)④代表的激素是,影响其分泌量的因素是;若胰岛B细胞受损,④分泌减少,会使细胞对葡萄糖的功能下降而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4)缺碘地区的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机体内激素③含量过低,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下图甲是研究某植物生长过程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叶片气体体积变化的曲线(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乙图和丙图表示天气晴朗时该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的一昼夜内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B点和A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中特有的ATP来源是__________。在A→C区间范围内C3的量________(增加、减少)。
(2)用生长旺盛的该植物的叶片提取和分离色素时,用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在滤纸条上色带最宽的色素是______。
(3)图乙中,S1、S2、S3表示曲线与时间轴之间围成的面积,已知该作物能正常生长,则S1、S2、S3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4)图丙中,时间段e~f内CO2吸收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和丙中,最可能代表夏季一昼夜CO2吸收和释放情况的是图________。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2分)。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2分)。
④接种与培养:(2分)。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细胞数量的差异。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2分)。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启动子和终止子是重新构建的,其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所识别,以便于其转录。
(2)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和。
(3)以实验操作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至少写三个)。
(4)在给小鼠皮下注射A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的目的是。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