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蚕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蚕茧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A基因(黄色)、a基因(白色)决定,A基因由于缺失一段碱基序列导致不能表达而成为a基因。蚕茧的厚度由B、b基因控制。研究小组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如下(正交组合反交组都产生很多F1个体):
正交组:白色厚茧♀×黄色薄茧♂→F1:淡黄色厚茧♂,淡黄色薄茧♀
反交组:黄色薄茧♀×白色厚茧♂→F1:淡黄色厚茧♀,淡黄色厚茧♂,1只白色厚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个体控制形成浅黄色茧的基因组成是 。A基因缺失的一段碱基对序列可能是与RNA聚合酶结合的 部位,这种变异来源属于 。
(2)反交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F1出现1只白色厚茧♂的可能原因如下:
①基因突变;②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 (填染色体畸变类型);③A基因所在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正常分离。若要鉴别这三种情况,最简单方法是经特殊处理后,观察该个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 。请用遗传图解方式按照第③种可能,对反交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只要求写出与实验现象有关的配子)。
(3)若要尽快培育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厚茧蚕,应选用F1中 (填基因型)与纯合白色厚茧蚕杂交,再让杂交后代中浅黄色茧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即可得到所需黄色厚茧个体。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
亲本 组合 |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
黄色×黄色 |
紫色×紫色 |
白色×白色 |
F1籽 粒颜色 |
紫色 |
紫色 |
黄色 |
黄色、白色 |
紫色、 黄色、 白色 |
白色 |
(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 ;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 。(每空一分)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上图二。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 。
本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
回答下列与遗传计算有关的问题
(1)基因型为BBbb的同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
(2)一对夫妇有3个孩子(不考虑双胞胎),这三个孩子为2男1女的概率为 。
(3)以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植物为亲本逐代随机交配,且逐代淘汰aa的个体,到Fn代,显性个体中Aa个体的比例为 。
(4)某群体中的个体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AaBb:aabb:AABB =1:1:1,若它们在理想条件下随机交配,则子代中出现aabb的个体的几率为 。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莲藕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生长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藕断丝连”中的“丝”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 。藕极易褐变,这是由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导致。将藕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
(2)藕中气腔孔与叶柄中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呼吸作用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在藕采收前数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水上荷叶的叶柄,有利于 ,提高藕的品质。
(3)上午10点~11点,光照强度增大,叶绿体中ATP的生成量 ,产生的ATP可用于 。此时图中①处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去向是 。莲叶高矮错落有致,有利于通过增加 来提高产量。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成分:D C 。
(2)A→D过程中碳以 形式进行流动,E→B过程中碳以 形式进行流动。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 ,能量作为物质的 。
(4)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因此又被称作 。
某小型湖泊旁边有很多荒地,下图甲表示某荒地在春季时主要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图甲相应的能量金字塔。
(1)在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的是 ,蛇在图乙中属于(字母)营养级层次。
(2)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此选址修建,部分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3)上图丙表示污水排放量对湖泊中各生物的生物量的影响。在污水排放量较小时,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随着排污量增加,最终生态系统崩溃,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