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
|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
|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
|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
|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
| A.鼓励开矿建厂 | B.改革教育制度 |
| C.改革政治制度 |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的是
|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B.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
| C.早期维新派的“商战”主张 | D.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