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表明他的思想
A.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 | B.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
C.突出人伦道德观念 | D.顺应“三教合一”潮流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遵从两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蒋介石是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之一。如果要为其制作一部纪录片,下述生平事迹应该予以肯定的是( )
①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
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
③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④参加开罗会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如何更好地治国安邦,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中外思想家有的提倡“仁政”学说,有的提出“正君心”,有的主张“三权分立”。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孟子②朱熹③陆九渊④孟德斯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收诗歌最终经孔子编订而成。据此判断以下不可能在《诗经》中出现的是( )
A.《唐风》 | B.《陈风》 |
C.《郑风》 | D.《赵风》 |
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的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足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可以佐证该评价的是()
A.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 |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C.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
D.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
A.《国风》 | B.《离骚》 |
C.《红楼梦》 | D.《狂人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