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列强侵华的暴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列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某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阅读上述材料,仔细辨析,思考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朝派谁去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
(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4)上述几个条约的签订及相关的战争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有哪些?(3分,写出一例即可。)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世界蓝图”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是指什么事件?这场“变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4分,写出两个)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2)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有哪些?(4分,写出两个)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举一事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1)上述图片在哪一时期得到推广使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举一事例说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开机之家,谓 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描述的经济现象被称作什么?其性质如何?
(3)材料二所反映的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如图:

(2)与图中人物相关的重要历史史实是什么?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请你为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主题。

阅读材料::
(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出自哪位皇帝之口?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
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