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以此为契机,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始筹备“中国近现代伟人风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推翻帝制孙中山】
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当家作主毛泽东】
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说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富裕强盛邓小平】
材料四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出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复兴追梦习近平】
材料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六 如下图

(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6)结合材料五、六的内容,分析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交流演进过程异彩纷呈,特点鲜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三


马车

汽船

飞机

雕版印刷书

电话

笔记本电脑


材料四有人描述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材料一的图片反应相关史实是什么?西汉王朝为加强这一区域的统治采取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3)科技改善生活,材料三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和对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
材料三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 “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号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1)材料一“振兴中华”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产物。试述其出现的背景
(2)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出现在近代某一运动中,简述这一运动对民主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说明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


史实
政治

经济

外交


(4)据材料四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口号的显著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贴近社会实际、更加理性务实,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某班同学围绕“社会是否需要口号”辩论,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口号,要的是淡定有为;有人说,社会需要口号,要的是激情涌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面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菜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邹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修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一、二,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三: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⑵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时间、事件)。
材料四: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⑶请写出材料四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五:“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和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
⑷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根本原因。

辨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⑴工业革命中哪些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⑵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
⑶材料二中所指科技革命有什么影响?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纵观西方大国的崛起,无不都在思想、政治、经济、科技领域适时进行改革,助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
⑴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_______________政体;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中在政治方面的新举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引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⑶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收益最大的国家是哪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国家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