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胡杨是干旱荒漠风沙前沿地区唯一天然分布的高大乔木,它耐盐碱,抗干旱,耐强光高温与风袭沙埋,在防风固沙和保护自然环境上起着重要作用。请完成下列问题:
(1)胡杨插条生根困难,种子繁殖实生苗性状分离严重,参差不齐,难以成材,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           技术解决其繁殖问题。将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分散成单细胞,这些细胞发育成的  
     可用于制备人工种子。
(2)为确定胡杨根部根毛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用观察植物细胞         的方法检测。当50%细胞发生这一现象时,即认为相应外界溶液浓度为细胞液的浓度。相比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观察,胡杨根部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适当      (增大/减少)进光量。
(3)用单侧光照射胡杨幼苗尖端一段时间,细胞壁伸长现象在幼苗尖端下部          侧更明显。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可取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相应细胞长度。判断并解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X期代表_____________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诊断染色体数目是否发生变化时,需选择[ ]_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4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重建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除6外,含有核酸的结构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5] B.[6] C.[7] D.[8]E.[9]F.[10]

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之外还有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_______倍。;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毗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_。
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