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 ① 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 ②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我国坚持 ③ 制度)
⑴材料一中划线部分语句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⑵请你为材料二中①、②、③处填上适合的内容。
①
②
③
⑶某校九年级五班开展了“我心中的中国梦”主题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从现代化建设的不同角度,畅谈你心中的中国梦具体目标,并说说实现目标的对应措施。(至少3个方面,共6分)
|
目 标 |
措 施 |
1 |
|
|
2 |
|
|
3 |
|
|
4 |
|
|
⑷班会课上,同学们群情激昂,提出的很多建议有创意、有价值,请你以恰当的方式向外界展现同学们的集体智慧。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你认为呢?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下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危害。
(3)现象列举:社会中类似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做法还有许多,请你列举两例
材料一:广州地铁四号线车厢内老汉与小伙为抢座斗殴;武汉航班乘客因脚踩座椅拿行李引群殴;国庆长假出行路上、旅游景点游客乱扔垃圾┄ ┄。一些不文明现象,使“文明”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文明很大,很复杂,文明又很小,很简单,它就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文明的行为皆因其为“小恶”而被忽视,成为文明社会中难以禁绝的癣疥。让我们一起来“积小善”,“除小恶”,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文明大家行”,你行,我行,他也行。
据悉,你校准备举办“做文明有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2)请你谈谈不文明行为的危害。(两个方面即可。4分)
(3)就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中学生,谈谈你的见解。(两个方面即可。4分)
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这个中国青年的光辉节日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满怀着对广大青年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览,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共度节日。
总书记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距离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请谈谈你对习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
(2)当今的中国青年,如何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三个方面即可。6分)
(3)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请你为此撰写一条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的励志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市城区生活垃圾激增,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遭遇着“垃圾围城”之痛。
目前,A城区主要由环卫部门负责收集生活垃圾,各种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被运往垃圾场进行处理,其中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这种处理方式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但电池、日光灯管等垃圾所含的重金属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源,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有关专家表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我国资源短缺的今天,这种浪费实在可惜。
生活产生垃圾,垃圾污染环境,环境影响生活┄ ┄。近年来,在这种链条上博弈的A市市民已经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就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三个方面即可。6分)
材料一:中原崛起正春风,河南振兴气势宏。寄托中原儿女的梦想和希望,凝结着干部群众的实践和汗水,闪耀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关爱,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文化孕育精神,精神凝聚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优势,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两个方面即可。4分)
(2)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打造国人精神家园。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我们靠哪些精神动力开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征程?(三个方面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