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原电池原理填写下表:

装置序号
正极
负极反应式
阳离子移动方向

 
 
 

 
 
 

 
 
 

 
 
 

 
 
 

 
(2)电极类型除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有关。
(3)根据上述电池分析,负极材料是否一定参加电极反应?_____
(填“是”“否”或“不一定”),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甲_______,丙_______,戊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增强或减弱)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H+、K+、Mg2+、Cl、OH、NO3、CO32等,试推断:
第一种情况:一定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第二种情况:一定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在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a mol NH3,在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b 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①的一行)。若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2)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2的转化率越高 B.NH3的产量越大
C.正反应进行得越彻底 D.化学反应速度越快

(3)a与b的关系是:ab(填>、<、=)
(4)填写下表:

状态
条件
起始时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mol)
编号
X(N2)
Y(H2)
Z(NH3)
恒容

1
3
0
b

0
0

b


2.25

b

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
甲电池是装置,乙池是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3)写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

(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由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HC≡CH(g) △H2=" +32.4" kJ·mol-1
(1) 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CH3CH=CH2(g)+H2(g)的△H=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人O2和CO2,负极通人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l.5×10-5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 H+的平衡常数K1=。(已知:10-5.60=2.5×10-6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其结构极不稳定,易发生下列变化,生成较稳定物质如:
A—F是六种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经反应①后,生成C和D,C的分子式为,反应①的类型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 (H2O)=2:1,则B的分子式为
(4)F是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有种结构,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