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无法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社会动荡,农村破败 | B.商业繁荣 |
C.商人众多 |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洋务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也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夷”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戊戌变法是
A.先进中国人希图追赶历史发展步伐的又一次探索 |
B.民族资产阶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首次偿试 |
C.康、梁维新派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路的实践活动 |
D.符合中国国情的救亡图存运动 |
《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④学习西方技术旨在抵御外国侵略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时,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明清经济继续发展,为什么封建制度却衰落了?(6分)
(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之间是什么关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