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的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 )

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 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改词最早见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D.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制转变为元首制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人民的反抗 B.共和制的原则缺乏科学性
C.屋大维的权欲膨胀 D.扩张后疆域辽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