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期间。如:1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1945年。共产党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分别结合1937年到1945年以及1946年到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共产党对蒋介石评价高低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历史部分】
“一带一路”是今年的最热门话题之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一伟大的战略构想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它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蜩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无疑可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
(1)为开通“陆地丝绸之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新疆将被打造成我国核心区,说出新疆最早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丝绸贸易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依据材料二,概况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郑和七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哪一“世界发展的潮流”? 结合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现实价值。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二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2012年9月3日,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日方所谓“购岛”行为,难以避免地会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已经出现了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大幅减少,日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在中国销量大减的现象。
——摘自中新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和地区局势两个角度说明日本的不当言论和行动会产生什么危害?日本至今不但没有反省战争罪行,而且还在不断制造中日摩擦,从中日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其侵华暴行为例说明)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6分)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识读下面年代尺:
1.根据上面年代尺完成下列表格。(6分)
关键词 |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
正确决策 良好开端 |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
会议名称 |
材料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
2.从“南湖红船”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在这90多年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哪两大理论成果?(4分)其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结合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什么?(2分) 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2分)
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回答:以上两幅图分别反映历史上哪两不同时期的交往事件?(4分)列举两项我国古代对西方文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4分)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2.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名称是什么? (2分)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引自我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写给侵略者头目的信。这位民族英雄是谁?(2分)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完成填空。
史实 |
结论 |
15世纪()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亚非拉美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却实行分而治之政策 |
|
1959年()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
1990年()独立,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
(2)根据“图说历史”方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有()
A.印度独立时的第一任总理是尼赫鲁
B.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获得了独立
C.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D.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3)利用“比较与综合”方法,归纳出“▲”处的主题名称是
(4)“编历史歌谣”方法。阅读歌谣,请你提出一个解决中东问题的有效方式。
(5)根据“周年记忆”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到2027年印度将迎来周年的独立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