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桑叶和其他植物叶的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型较大的蚕 ②租来的体型较小的蚕 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3)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
(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如果你翻动庭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 长椭圆形. 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结论: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
裸地 |
草地 |
灌丛 |
早晨 |
45.6 |
60.7 |
78.9 |
中午 |
29.5 |
49.6 |
61.3 |
晚上 |
35.2 |
55.9 |
73.5 |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而湿度最小的是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___________是不同的; 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
实验探究:要使一棵植物的幼苗健壮的成长,需要给它浇水、施肥,需要给它充足的阳光,还需要有适宜的温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要探究温度对植物生存的影,选取了生长状况相仿的3株雏菊幼苗,分别栽种在花盆里。将花盆编上A、B、C 序号,按照下面表格设计了实验。请试着把各组条件补充完整。
环境条件 |
编号 |
||
A |
B |
C |
|
光 |
光照充足 |
||
水分 |
适量浇水 |
||
温度 |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激素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0分
(1)实验变量: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 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 ;
B缸 。
(3)实验结果: 。
(4)得出结论: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吗?
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玻璃棒由上至下的A、B、C三粒种子,均为饱满且
具有完整活性的胚,杯内为清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只有种子B萌发。
(1)种子A不萌发B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B萌发C不萌发,种子C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 。
(3)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