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欲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
(1)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
①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 。
② 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2)如下面左图所示分别加热A、B固体,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一段时间后浑浊又变澄清。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现象 。
(3)如上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试剂,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 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探究与0.5 mol·L-1CaCl2溶液反应的情况
实验方案 |
预测现象 |
预测依据 |
实际结果 |
实验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有白色 沉淀 |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
有白色沉淀 |
实验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
无白色 沉淀 |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
有白色沉淀出现,同时有少量气泡冒出。 |
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1: ;实验2: 。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过程如下:
(1)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新产品有H2、____、____或H2、_____。
(2)步骤Ⅱ中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
②C中液体产物颜色为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OH浓溶液的作用。
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8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 _____。
A B C D E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
B.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保留1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最好。
(5)配制硫酸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②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定容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放入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
1∶3)的混合液,为避免混合液暴沸,常放入少量。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时就有乙烯生成。
(2)实验室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所起到的作用是。
Na2CO3是很重要的化学物质,某学生拟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下面是他的制备实验过程:
将50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Ⅰ)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Ⅱ)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Ⅲ)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中,刚通入CO2时发生的反应是;而后又发生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Ⅱ)中煮沸溶液的目的是。
(Ⅲ)中混合另一半NaOH溶液后发生的反应是(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评价该同学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填“能”或“不能”)
(2).按该同学的设计,第(Ⅰ)步实验装置如下: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固体)和溶液;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最好是(选择:水、饱和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如果不用B装置,最终得到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
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240mL 0.1mol/L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为g。
(2)操作中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Na2CO3·10H2O晶体,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
C.将已冷却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没有进行A操作;
② 称量时,Na2CO3·10H2O已失去部分结晶水;
③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 定容摇匀时,发现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⑤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