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如下:2A(g)+B(g)
2D(g) △H=Q kJ·mol-1,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反应温度/℃ |
800 |
800 |
850 |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40 |
a |
30 |
| D物质平衡浓度/mol·L-1 |
0.5 |
b |
0.6 |
| 反应的能量变化/ kJ |
Q1 |
Q2 |
Q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容器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如果实验Ⅱ相比实验Ⅰ使用了催化剂,则a>40, b=0.5
C.实验Ⅲ达到平衡时,向其中通入少量惰性气体,容器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D.由表中信息可知Q<0,并且有Q1 =Q2<Q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 CaCO3↓+H2O |
| B.Cu丝伸入到AgNO3溶液中:Cu+2Ag+═ Cu2++2Ag |
| C.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OH-+H++SO2-4═ BaSO4↓+H2O |
| 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 ═ Mg2++H2O+CO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
| B.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
| C.将98 g H2SO4溶解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 D.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 |
物质A里只有1×1022个同种分子,在这些分子里共含有2×1022个原子,则A物质一定是
| A.单质 | B.化合物 | C.纯净物 | D.混合物 |
用NaOH固体配制1 mol/L NaOH溶液,在下列仪器中要用到的是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容量瓶;④滤纸;⑤烧杯;⑥玻璃棒;⑦酒精灯;⑧试管;⑨胶头滴管
| A.①③④⑤⑥⑦⑧ | B.②③⑤⑥⑦⑧⑨ |
| C.①②③⑤⑥⑦⑨ | D.①②③④⑤⑥⑨ |
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关于化学常用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
| B.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任何状况下的气体 |
| C.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 |
| D.1 mol/LNaOH溶液指的是1升水中溶解了1 mol 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