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
羕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会先主入蜀,溯流北行。羕欲纳说先主,乃往见庞统。统与羕非故人,又适有宾客,羕径上统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统客既罢往就羕坐,又先责统食,然后共语,因留信宿,至于经日。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并致之先主。先主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拔羕为治中从事。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
羕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于是收羕付有司。
羕于狱中与诸葛亮书曰:“仆昔有事于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公来西,仆因法孝直自衒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于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仆从布衣之中擢为国士,盗窃茂才。分子之厚,谁复过此。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侻失‘老’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至于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羕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选自《三国志·蜀书第十》,有删节)
[注] ①信宿:连宿两夜。②老革:老兵。③法孝直:法正,字孝直。④葅醢:剁成肉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法正宿自知羕      宿:平素
B.自矜得遇滋甚矜:夸耀
C.所以有怨望意者望:埋怨
D.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济:救助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彭羕身败名裂原因的一项是(3分)(  )
①姿性骄傲,多所轻忽 ②又适有宾客,羕径上统床卧 ③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 ④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 ⑤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 ⑥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羕在州里作书佐时,被嫉贤妒能的刘璋罚作服刑的徒隶;恰逢刘备逆流北上入蜀,彭羕于是前往拜见,受到刘备赏识。
B.刘备认为彭羕是个奇才,多次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对彭羕另有看法,刘备也经过观察,对彭羕稍有疏远,将他贬为江阳太守。
C.彭羕确实有才华,也曾有过出色的表现,但他恃才傲物,在被贬后对马超说出如果他们二人联手,即可平定天下的狂言。
D.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彭羕回顾了自己追随刘备的初衷和过程,表达了对刘备的感激,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反思。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窥之间奥①,不见畛域②,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仆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其精粗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与足下情义,宁须言而后自明耶!所以言者,惧足下以为吾所深者多,不置白黑于胸中耳。既谓能粗知足下,而复惧足下不我知,亦过也。
亦有人说,足下诚尽美矣,抑犹有可疑者。仆谓之日:“何疑?”疑者日:“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如崔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服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仆应之曰:“凤凰芝草,贤愚者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譬之食物,至于遐方异味,有嗜者,有不嗜者;至于稻也,梁也,脍也,朒也,岂闻有不嗜者哉!”疑者乃解。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
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事省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邪!未可知也。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合于天而于人,何害!况又时有兼得者耶!崔君崔君,无怠无怠。
(选自韩愈(《与崔群书》,有删节)
注:①阃奥:内心深处。②畛域:范围,界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瑕尤:责备 B.惧足下以为吾所深者多与:结交
C.亦有人说比:近来 D.合于天而于人乖:违背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复惧足下不我知高余冠岌岌兮
B.不复决舍为长句,歌以赠之
C.不见畛域秦王还柱
D.至于遐方异味,有嗜者于其身也,耻师焉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
B.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
C.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
D.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4分)
(2)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4分)
(3)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邪!(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姚夔,字大章,桐庐人。孝子伯华孙也。正统七年进士,乡、会试皆第一。明年授吏科给事中,陈时政八事。又言:“预备仓本贫民。而里甲虑贫者不能偿,辄隐不报。致称贷富室,倍称还之。收获甫毕,遽至乏绝。是贫民遇凶年饥,丰年亦饥也。乞敕天下有司。岁再发廪,必躬勘察,先给最贫者。”帝立命行
景帝监国,诸大臣议劝即位,未决。以问诸言官,夔曰:“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议遂定。景泰元年,超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就改礼部,奉敕考察云南官吏。
天顺二年改吏部。知府某贪败,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遂止。七年代石瑁为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帝从尚书李宾言,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诸生,纳米济荒得入监。夔奏罢。四年灾异屡见,疏请“劝视经筵,裁决庶政。亲君子,远小人,节用度”。且言:“今日能守成化初政足矣。”帝优旨答之。他所请十事,皆立可。
帝信番僧,有封法王、佛子者,服用僭拟无度。奸人慕之,竞为徒。夔力谏,势稍减。
五年代崔恭为吏部尚书。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七年加太子少保。复偕群臣陈二十八事,大要以绝求请,禁采办,恤军匠,减力役,抚流民,节冗费为急。帝多采纳。明年九月,南畿、浙江大水。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明年卒,赠少保,谥文敏。
夔才器宏远,表里洞达。朝议未定者,夔一言立决。其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故。初,王翱为吏部,专抑南人,北人喜之。至夔,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明史·列传》六十五,原文有删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备仓本贫民振:救济
B.超南京刑部右侍郎擢:提拔
C.岁再廪,必躬勘察发:打开
D.他所请十事,皆立可报:答谢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先给最贫者奸人慕之,竞为
B.帝立命行夔奏罢
C.知府某贪败四年灾异屡见
D.大要以绝求……节冗费急王翱吏部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姚夔才器宏远、立决朝议的一组是()
①必躬勘察,先给其最贫者②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
③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④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
⑤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⑥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夔考中进士之前,两级考试都是第一;做吏科给事中后力陈时政,皇帝采纳并立刻命令施行。
B.在景帝登基与否的问题上,姚夔一言立决,决议才形成,他因此功劳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C.姚夔为官刚正,阻止了贪官复职的企图,又上书请求停止了个别地区诸生通过缴纳钱财做官的做法。
D.王翱掌管吏部时专门打压南方人,到姚夔接掌吏部后,比较重视南方人,他推荐的人都能称职。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收获甫毕,遽至乏绝。
(2)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
(3)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秃秃记
曾 巩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杜氏。”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复。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瓮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皆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买砖,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固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
注 ①捽(zuó):揪。②圹(kuànɡ):墓穴。③瘗(yì):掩埋,埋葬。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更娶周氏,与抵蜀     绐:欺诈,哄骗
B.齐急曰:“为若出杜氏。”出:遗弃,休弃
C.若也,何敢尔佣:雇佣
D.人固于禽兽夷狄也择:区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注]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之,诫曰:“若复失养,吾不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有克终者。”奎曰:“保终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薛奎列传》)
注 涴(wò):沾污。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B.臣事君有克终者鲜:少
C.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之然:对
D.若复失养,吾不汝矣贷:宽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 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换晋州。今上即位,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有冯异以化黄金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置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 (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莱公知其贤,因奏留之      雅:向来
B.迁太常博士,换晋州寻:不久
C.至明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鞫:审讯
D.有冯异以化黄金太后干:触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