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成氨气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发生sp3杂化生成4个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4个杂化轨道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个含有未成对电子,所以只能与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因为4个sp3杂化轨道有________________,所以氨气分子中的键角与甲烷不同。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 ![]() 浓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为_mol/(L . 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
(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请指出要加快该反应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列举方法最少2种)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N2+3H22NH3 ⊿H= —92.4 kJ/mol 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达到平衡,如果最初c (N2 )= 2mol/L,c (H2)=5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有一半的N2发生了反应,则:
(1)求达到平衡时, H2和NH3的浓度分别为c (H2 )=mol/L,c (NH3)="" mol/L
(2)求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求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与平衡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3)求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达到平衡后,提高温度,则平衡(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K值;H2的转化率(后两个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 H2O(l) ⊿H1= —285.8 kJ/mol
②H2(g)+1/2O2(g)= H2O(g) ⊿H2= —241.8kJ/mol
③C(s)+1/2O2 (g) =" CO" (g) ⊿H3= —110.5kJ/mol
④C(s)+ O2 (g) = CO2 (g) ⊿H4= —393.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H1, ⊿H2,⊿H3, ⊿H4的大小
(2)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
(3)H2的燃烧热为,C的燃烧热为
(4)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5)CO的燃烧热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6)分别燃烧1mol C,H2,CO;充分燃烧后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
试比较Q1,Q2,Q3的大小
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
+OH-,如进行下列操作,则NH3、NH
、H+、OH-浓度及PH值如何变化?(试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1)通适量HCl气体时,c(NH3),c(H+),PH值。
(2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NH),c(OH-),PH值。
(3)加入NH4Cl晶体时,c(NH),c(OH-)。
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的NaOH溶液。请回答:(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当
mL时,则金属粉末中
(Mg)=mol,
mL。
(2)①要配制100 mL 2mol·L的H2SO4溶液,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有。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填代号)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98%的浓H2SO4,稀释后未经冷却即转入容量瓶内 |
B.稀释硫酸所用的小烧杯未洗涤 |
C.定容时俯视液面 |
D.用蒸馏水洗涤后的容量瓶未干燥 |
E.定容摇匀后,倒入干燥的试剂瓶中储存时,有少量溶液浅出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