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罗斯福、丘吉尔及斯大林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

材料图片与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奠定了哪一时期国际格局形成的基础?

在世界历史上,国际格局的确立,是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的,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其实质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新中国针对材料二所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 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情况?我党和政府为此采取了何种措施?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实现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
请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这些企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