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你对该文件有何评价?
(2)这些事件在性质和结果上有何相同之处?
(3)你认为上述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4)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
阅读下图
(1)第一幅图所反映的是时期的人物和作品;第二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的开始,在革命中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维护此次革命成果且成为后世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蓝本的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幅图所反映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在20世纪初最新交通工具是 ___。请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一句话谈谈新的交通工具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
(3)上述四幅图反映出欧美社会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总特征是:
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合适的时代主题是()
A.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
B.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
C.无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从14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请回答:
(1)哪位航海家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2)17—18世纪大西洋两岸发生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4)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和舰艇19日起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20目表示,有关国家实施的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授权范围,与决议精神相违背。
——人民网报道
材料二: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1)结合材料一请回答: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回顾历史,早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曾经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从而引发的战争是?
(3)材料二表达了联合国怎样的意愿?
(4)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三次大的变化,结合史实,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写出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材料三:
年份 |
1950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美国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
8.7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苏俄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在目的和措施上有什么共同点?
(3)材料三反映出战后美国经济总体发展有什么特点?试分析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的政策调整,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