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你对该文件有何评价?
(2)这些事件在性质和结果上有何相同之处?
(3)你认为上述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4)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公车上书”
图3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4《新青年》月刊封面
(1)请写出与四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与图2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试举两例)?今年是图3相关的历史事件多少周年?(5
(4)图2、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5)《新青年》的创办者是?在其倡导下提出什么口号,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材料中“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开始的标志指什么?
(2)材料中“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分别领导了哪两次著名战役?简要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中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相互借鉴。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通过一致的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处于困境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罗斯福
材料三:“多种多样才能合成世界,有此有彼、又黑又白”——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邓小平是20世纪著名的改革家,1992年他面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冷战结束后,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胡锦涛说: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的旗帜。——新华网
材料二:201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们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体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区域协作加强,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信息技术作用越来越大。——新华网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冷战中针对欧洲的经济困难,美国实施了什么计划?
到6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立了什么组织?冷战结束后世界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有何影响?
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如何应对,请出谋划策。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感同身受。中国商务部14日的消息称,为支持日本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将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