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二石兽沉焉并: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用者
C一老河兵闻 当求于上流 D.山门圮河或重泰山,或轻鸿毛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2分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与薛寿鱼书【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人其民,使无天扎,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
B.今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
C.貌之,道艺两失袭:承袭
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寿:使……长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众宾团坐(同“座”)
B众妙毕备(名词,妙处)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C宾客意少舒(伸展,放松) 群响毕绝(消失)
D两股战战(大腿)几欲先走(逃跑)
下列加粗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当是时(这时候)
B稍稍正坐(渐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C妇拍而呜之(并列连词)力拉崩倒(用力拉拽)
D于厅事之东北角(结构助词,的) 撤屏视之(代词,指屏障里面)
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运用反衬,以声衬静,加重了一家四口由醒复睡后的静谧气氛,为下文即将表现的大火蓄势,也加大了故事情节的曲折与波澜。
B.结尾又用“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与第一段照应,并以道具之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写听众的反应,他们如临火灾现场一样,虽然很害怕,但仍然能把持自己,所以急于要逃离现场。
D.全文围绕“善”字展开,抓住表演者和观众两个方面,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烘托。

翻译下列句子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释】①婺()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A.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B.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C.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D.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即日单就道() (2)将孤兵寡()
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
宗泽为什么会“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