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MnO2粉末用量(克)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所用时间(秒) |
17 |
8 |
7 |
5 |
4 |
3 |
2 |
2 |
2 |
2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么样影响的呢?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 |
3%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MnO2粉末用量/克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收集到540mL气体所用时间/秒 |
660 |
220 |
205 |
80 |
25 |
9 |
4 |
3 |
反应后溶液温度/℃ |
24 |
34 |
39 |
56 |
65 |
67 |
68 |
70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3)还有那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速率呢?请你说出一个猜想。
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甲实验中加入指示剂酚酞的目的是 ;
(2)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显红色,小刚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小刚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于是同学们对废液的成分展开讨论和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填一种组合)。
【实验验证】同学们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后,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结论】分析图象得出可能存在的物质中,含有 ;
没有 。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 |
Ca(HCO3)2 |
Mg(HCO3)2 |
Ca(OH)2 |
Mg(OH)2 |
CaCO3 |
MgCO3 |
溶解性 |
可溶 |
可溶 |
微溶 |
不溶 |
不溶 |
微溶 |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 ,可能含有Ca(OH)2和。【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曲线所示:
【评价】(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是。
(3)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某无色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小亮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废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并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小亮同学得出结论:无色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小强同学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无色废液中可能还含有,证据是;(2)小亮同学继续开展实验,验证出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正确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无色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再
,有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钠和氧化钙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探究过程,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1)同学们将白色固体放在如右图装置的试管中,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产生这种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将如上图装置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发现试管中形成浑浊液体,于是同学们对浑浊液进行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A.操作Ⅰ是,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B.沉淀A的化学式是。同学们认为无色溶液B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对无色溶液B含有的其它溶质他们提出二个猜想:
猜想1: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还有Na2CO3;
猜想2: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还有。
根据上面实验流程回答:现象b是。若猜想1成立,则现象a是,此时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猜想2成立的现象是。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过程:
(1)甲同学两根燃烧的蜡烛中的一根用玻璃杯罩住,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熄灭,说明燃烧的一个条件是,向另一根蜡烛用力吹气,发现蜡烛也熄灭,说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2)乙同学为了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他设计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则B瓶中物质a是,证明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充分反应后向A瓶中滴入C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