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士、农、工为商助也……”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D.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

时间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主要史实
成立于瑞金
撤离江西苏区
转移至陕甘苏区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