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组化合物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一组( )
A.水和蛋白质 | B.蛋白质和核酸 |
C.糖类和脂肪 | D.核酸和无机盐 |
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不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将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离,以研究各自组成成分和功能 |
C.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 |
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A.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 B.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
C.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 D.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迸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
B.过氧化氢酶通过为过氧化氢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C.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而打寒颤,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弧 的神经中枢主要在下丘脑,而冷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
D.Na+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将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