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和b分别与电源的负极正极相连时,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氯气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碳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 |
C.若往溶液中加少许硫酸,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若氯化钠溶液改为氯化铵溶液,a和b连接,碳棒上有气泡产生 |
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跟水反应比乙跟水反应剧烈;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以甲、乙两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A.①②③ | B.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 ( )
A.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
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⑤ |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O2(g)=H2O(l) ΔH2=-285.8 kJ·mol-1
(3)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3=-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
A.ΔH=+244.1 kJ·mol-1 |
B.ΔH=-488.3 kJ·mol-1 |
C.ΔH=-996.6 kJ·mol-1 |
D.ΔH=+996.6 kJ·mol-1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O2(g)=ZnO(s) ΔH1=-351.1 kJ·mol-1
Hg(l)+O2(g)=HgO(s) ΔH2=-90.7 kJ·mol-1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的值是 ( )
A.-441.8 kJ·mol-1 | B.-254.6 kJ·mol-1 |
C.-438.9 kJ·mol-1 | D.-260.4 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