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右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①处的“商品”应为 ( )。
| A.黑奴 | B.工业产品 |
| C.茶叶、丝 | D.财富、原料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
|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
|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
|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
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
|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
|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
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是
| A.水火不相容,互相攻击,尖锐对立 |
| B.三教互相取长补短,已经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 C.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兴盛 |
| D.三教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
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 A.儒家 | B.道家 |
| C.法家 | D.墨家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A.宣扬“一统”学说 |
| B.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
| C.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
| D.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